畅通堵点做好中医药服务

中医药作为独特的卫生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日前印发的《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提出了中医药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工程,强调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要彰显优势、夯实基层、补齐短板。此前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也提出,“加速推进化学原料药、中药技术研发和质量标准升级”。这从整体性、长期性阐明了未来我国中医药服务体系的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

基于中医药服务在未病、已病与愈病三个阶段的健康服务功能,中医药服务体系是指以维护、恢复和促进健康为基本目标,以中医药知识、理论与技术为手段,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服务的体系。在横向层面,中医药服务体系涉及各类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其他医疗机构中医药科室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员、信息等要素;在横向层面,则包括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养生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可以说,中医药服务体系具有参与主体多、覆盖人群广等特征,是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进一步而言,从中医药服务体系的构成来看,服务能力的提升与服务体系的完善,是以产业的良性运转为基底的。可以说,产业的发展态势与中医药服务体系构建步伐的速度和力度息息相关。因此,认真分析研究并解决产业层面存在的一些关键性问题是有必要的。

当前,我国中医药产业的科研创新不足,产业利润率不高。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统计的数据显示,2021年审结创新药注册申请1744件,其中创新中药55件;2021年批准/建议批准创新药注册申请1628件,其中创新中药39件。同时,与化学药和生物制品企业相比,我国中医药企业规模偏小,产业带动作用不强。此外,目前缺乏一些中医药专业人才,突出表现在市县一级的中医药产业机构专职人员少,高层次科研人才的交流渠道不通畅。对此,需秉持系统思维,以推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抓手,畅通堵点,多措并举,更好助力中医药服务体系建立。

一方面,要促进中医药产业和事业融合发展。应建立中医医疗机构和企业协同创新机制,搭建中医药研究机构等融合载体。进一步完善中药审评审批机制,创新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以患者为中心,加快中药创新成果的转移转化,满足临床上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体现中医药价值。

另一方面,要提升中医药企业创新能力,构建高效特色的产业发展体系。要围绕现阶段业界对中药研发规律的认识和共识,开展产品的研究开发,吸引中医药高端人才,提升企业竞争优势,为中医药服务体系提供丰富健康的产品。依靠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加快培育我国中医药国际化企业和知名品牌,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