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科学城助青年科技才俊圆梦

松山湖科学城助青年科技才俊圆梦

王欣是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环境与能源高分子材料团队的负责人,也是一名“80后”博士。来到实验室一年多,他已带领团队在多个研究领域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团队利用化学“焊接”的概念,完美解决了不相容的固体电解质/电极界面问题。

随着一大批科学大装置、大平台落地建设,松山湖科学城以更大发展平台和成长空间吸引优秀人才,越来越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来松山湖筑梦、圆梦。

目前,松山湖已基本形成“顶尖科学家—科技研发人才—应用型人才”的人才梯队。松山湖20.46万就业人口中,92%是45岁以下的青年人,本科学历及同等能力以上人才占比54%。

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青年科技工作者

中国散裂中子源经过10多年的建设和运行,已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培养出了一支500多人的科研和工程队伍,一批青年科学家在松山湖扎根;也成为帮助青年科技工作者圆梦的创新沃土。

“中国的科学技术,归根结底要靠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发展起来。”2月2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散裂中子源总指挥陈和生回忆说。

回国近40年,他潜心推动中国高能物理事业发展,领导完成我国第一个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重大改造工程,并主持建设了我国首台、世界第四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大科学装置。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关键还是要靠人,靠千千万万愿意献身祖国科学事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共同奋斗。”陈和生说。

2月23日至24日,第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在松山湖举办。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与松山湖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携手推动重大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落地东莞松山湖,以及携手搭建创新平台、引育集聚科技人才,在培育创新生态、开展科技普及、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等方面进行深化合作。

“我个人在这5年来感受到,东莞不仅有制造业,也是一片科研创新的热土。”中国科学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主任汪卫华说,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打通了前沿研究和产业化之间的鸿沟,吸引了一批不同领域的优秀人才,欢迎更多年轻同行的加入。

“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是国家科技创新的有生力量,要充分发挥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生力军作用,瞄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把个人理想融入新时代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实践中。”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东南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吴刚表示。

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揭牌

坐落在巍峨山下的国家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被誉为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超级显微镜”,为材料科学技术、物理学、化学化工、生命科学、新能源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不久前,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未来将进一步提升对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支撑能力。

“我很关注‘国之重器’散裂中子源。水利工程研究堤坝,看清其内部结构对提高安全性很重要。”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侯精明表示,以前由于缺乏这类基础设施,许多材料的内部结构无法被探明,或者只能费时费力地送往国外探测,现在有了自己的散裂中子源,可以大大降低探测成本,科研效率也有了实质性的提升。

许多青年科技工作者结合自身专业,思考与松山湖可能的合作。“在松山湖看到了基础物理、化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方向和成果,给我的临床治疗工作和医学研究打开了新思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液科医生徐淼表示,新药的研发离不开材料科学的发展,未来也会积极寻求与散裂中子源在药品检测等多方面的合作。

正因如此,2月23日,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揭牌。该中心由东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共同建立,落户在松山湖,面向中青科协会员及团体会员,以引进高层次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为主,为青年科技工作者建立集“政策服务、就业创业、产业合作、成果转换、金融对接、学术交流”为一体的深度服务基地,提供包括“引进+协同+服务+提升”的全周期、全链条、一站式服务体系,依托松山湖优质孵化载体和空间资源,立足东莞、辐射湾区,加快青年科技工作者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各项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化落地。

“松山湖的环境非常好,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才配套,各方面都让人感到耳目一新。未来随着新的大科学装置在此建成,东莞一定会源源不断地吸引着各个领域的优秀科技工作者来这里开展研究。”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方少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