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在武汉南湖之畔,多台装有信号探测器的无人机升空,采集15平方公里内低空网络信号。这标志着湖北电信低空通信网络组网测试工作启动,为低空经济发展筑牢“数字底座”。

6月17日,中国电信成立低空经济产业联盟,并发布“低空领航者”行动计划,将协调产业链各方力量,推动低空经济加速产业化落地。中国电信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首批8个低空通信网络组网试点区域,武汉南湖片区是其中之一,试点成果将在其他省份复制推广。

“基站就像一盏盏路灯,过去是用信号照亮地面,现在是要照亮天空。”湖北电信无线网络优化中心工程师卢成锦介绍说,在武汉南湖片区15平方公里范围内共有约120个电信5G基站,试点团队需要分析无人机回传的信号数据,让部分基站天线从“俯瞰”地面变“仰望”天空,并联动5G-A“通感算”一体化网络改造,实现地面和空中的5G信号无缝覆盖。

湖北电信一位无人机飞手介绍,无人机搭载了FTP下载业务和PING业务等测试终端,将以“弓”字形轨迹进行网络测试,对低空5G信号的覆盖、时延、流量、干扰等情况分析,探索低空网络覆盖的盲点和难点。“每台无人机每天至少飞5到6个小时,要连续飞行测试2个月。”

相比传统地面信号覆盖,低空信号覆盖干扰源更多,对组网技术要求更苛刻。目前,湖北电信团队已完成南湖片区5座基站低空通信网络改造。经测试,改造前300米以下低空信号下载速率在100兆至200兆之间;改造后,低空信号下载速率提升至400兆,与地面信号质量相当。

卢成锦表示,网络是低空经济的神经系统,它不仅连接着飞行器与地面控制中心,还连接着数据与服务,是低空经济高效、安全、智能运行的基础和关键。低空通信网络质量提升后,低空视频高清回传将更高效、无人机飞行控制将更稳定,让无人机从“飞行照相机”变“飞行机器人”。

下一步,湖北电信将以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和分步实施的方式,让通信网、物联感知网、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等实现数据交换,打造空地协同的低空感知网络,实现监管单位“管起来”、业务部门“用起来”、低空经济“活起来”、低空技术创新“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