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2023年10月12日关于冲击4000万日单量,滴滴在墙外苦等春天的最新消息:近日,滴滴在与多家投资机构的沟通中透露,未来三年,其中国出行业务的日单量增长目标为:2023年计划增长 45%,2024年、2025年每年分别增长10% -15%,并有望在2025?
近日,滴滴在与多家投资机构的沟通中透露,未来三年,其中国出行业务的日单量增长目标为:2023年计划增长 45%,2024年、2025年每年分别增长10% -15%,并有望在2025年冲击4000万单的日单量。
对滴滴而言,这是一个相当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毕竟在滴滴遭遇全网下架之前,在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出行业务的日单量也仅为2500万次,而这时候滴滴在网约车市场长期占据着约90%的市场,垄断地位显著。
但在滴滴错失近一年半的时间后,高德、T3等平台纷纷崛起,网约车市场也陷入了价格鏖战,滴滴想要的春天,真的会在不远处吗?
1盈利优先
根据滴滴财报,2023 年一二季度其中国出行业务季度日均单量分别为 2820万和2940万单,日单量甚至超过了2021年,在行业饱和的情况下,滴滴似乎仍是宝刀未老。
但从网约车市场的整体份额来看,滴滴从2021年高达约90%的市场占有率下滑至如今约74%的占比,属于滴滴的市场份额已被抢走了20%。
对于重新上架的滴滴来说,如何收复失地也成为了头等大事,在先后割舍掉部分非主营业务后,滴滴的发展重心将重回网约车领域,这或许也是滴滴在此时提出日单量4000万单目标的原因。
在滴滴全网下架半年后,橙心优选APP也在滴滴出行页面正式下架,这也意味着滴滴放弃了这一耗资近百亿元的项目。除了市场环境收缩、缺乏社区团购业务竞争力等因素之外,主要还是因为橙心优选的巨额亏损,2021年,该项目亏损接近300亿元。
今年,滴滴再向小鹏出售内部代号为达芬奇的造车业务,更直接展示了滴滴对非主营业务的有心无力。
根据交易公告,达芬奇项目在过去两年共亏损了34亿元,假如要真正推动达芬奇落地,按照蔚来汽车李斌所言,滴滴或许还要为此准备200亿元,但滴滴正是缺钱的时候。
2018年-2022年,滴滴净亏损分别为150亿元、97亿元、106亿元、493亿元和238亿元,成立至今滴滴已累计亏损超过千亿元。
但滴滴的巨亏并非因为网约车业务不赚钱。以2022年为例,虽然滴滴的净亏损为238亿,但当中包含了不少与主营无关的投资等杂项亏损,还有80.26亿的一次性罚款,剔除掉这两块之后,滴滴国内出行的经调整后的经营利润是66亿。
回顾那些年滴滴的投资项目,比如花小猪、滴滴跑腿、滴滴货运、青菜拼车,还有烧钱巨头橙心优选等等,这些项目基本都是赔本赚吆喝。
在滴滴面临着份额收缩和营收下滑的当下,这些短期内无法变现的项目,自然也会率先沦为弃子,重新聚焦主业的滴滴目标也非常明确,那就是盈利。
重新回归市场的滴滴,也不得不直视互联网市场的新形势,行业的流量红利已经开始潮退,烧钱换份额的故事已不再被资本市场所认可,指望以流量补贴其它业务的玩法也被证实难以跑通,在市场进入存量追击战的当下,滴滴也只能以价换量。
2不同以往的价格战
滴滴4000万日单量目标背后,用的依然是补贴+降价的老招式,只不过这一次的竞争对手从Uber、美团,换成了高德、T3。
今年一月滴滴恢复上架之后,其便重新规划了用户补贴方面的占比,重点城市数量从过去的 10 座上升至 30 座,基本覆盖国内核心的一二线城市,补贴范围更广。
此外,滴滴的补贴力度也变得更大。据《晚点 LatePost》报道,滴滴将对司机和乘客端的补贴额调高了0.8%,估计滴滴一年投入的补贴金额总计超过 266 亿元。不少用户反映,过去半年确实经常可以领到滴滴 5-7 折券、满减大额优惠券。
除了补贴之外,低价也成了今年网约车大战的流量密码。据《财经》报道,今年滴滴部分城市的泛快车定价较 2022 年调低了约 5 %,在往年的价格战中,高德总是能保持市场最低价,但今年调价后,滴滴的定价已几乎和高德持平。
数据以外,用户、司机在社交平台上的发声更能佐证网约车市场的改变。有司机表示,不开特惠没啥单,开了特惠,乘客全点特惠单;更有司机要求特惠单乘客自己掏钱开空调,背后无非是客单价被压缩,司机赚钱难的忧虑。
但在这样的背景下,滴滴还能想出第三招来增收,那就是卖卡。在过去半年,滴滴先后推出了雨水流水膨胀卡、流水加速卡、免佣卡等面向司机的福利卡。
以雨水流水膨胀卡为例,假如在生效时段之内下雨并且达到雨量标准,司机就有机会获得更高的流水加速比例。不过,大部分司机对此却并不买账,本该是平台福利,现在却要司机自己掏腰包买,甚至还要司机预测天气,感觉更像是刮刮乐。
但补贴+低价+卖卡三板斧下来,滴滴还是成功用更内卷的运力,获得了更多的订单。今年一季度,滴滴的市场份额回升至76%,滴滴仍独占鳌头。此外,从今年一季度开始,滴滴的净亏损也在收窄,从9.18亿元收窄至2.67亿元。
表面上来看,跟网约车大战低至几元钱就能打车的疯狂补贴不同,这一次滴滴、高德等巨头都守住了价格底线,但回过头看,也不过是将司机的收入补贴给乘客罢了。但长远来看,要让整个行业更健康地发展下去,滴滴、高德们还是要跳出围城,重新审视问题所在。
3墙外的春天何时到来
从网约车市场的整体规模来看,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22 年中国多了 100 万人开网约车,少了 1550 万人坐网约车。也就是说行业规模不增反降,平台再难通过整体市场的自然增长实现增收。
要在存量里面挖增量,平台需要更精准和更高效的调度来实现降本增效。目前,滴滴寄希望于卖卡、激励等方式让司机多接单,通过更高效的成本管控来挤压对手份额,但这种加剧司机内卷的方式也惹来了不少争议。
因此,滴滴难以将降本增效的希望全然压在司机端,而是需要思考其它增收的途径。比如近期滴滴便推出了租车服务,并选择与一嗨租车合作,在不大幅度改变主营业务的前提下,通过更低的成本来率先进行试探。
另外,滴滴还押注了企业版服务,今年以来已有包含39家央国企在内的众多企业接入滴滴企业版。不难看出,B端市场正成为滴滴的第二增长曲线。
滴滴在造车业务上的有所保留,也佐证了这一意图。在将达芬奇项目出售给小鹏之后,滴滴实际上还保有以自动驾驶为核心能力的商用车市场,只不过在目前的量产合作中,滴滴更多是以供应商的身份深度参与。
虽然当前物流领域的自动驾驶似乎难言光明,但对滴滴来说,保留了希望的火种,就总有再次燃烧的一天。对当下的滴滴来说,防守、专注才是更为重要的关键字。守得住基本盘,拿稳了利润,滴滴才有机会在下一阶段发展中讲出新故事。
原文标题:冲击4000万日单量,滴滴在墙外苦等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