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小米汽车SU7正式发布会直播终于在万众瞩目中拉开帷幕,自带高饱和热点。除去“小米配件城”的讨论,最大的冲击力仍是来自于小米汽车SU7的定价。

标准版:长续航、自驾功能,21.59万元;

pro版本:超长续航830km、高阶自驾,24.59万元;

Max版本:高性能四驱、超长续航830km、高阶自驾,29.99万元。

目前20~30万区间内,能打的不少,讲究的就是高配置和“性价比”。小米在此时揭开自家汽车价格谜底,可谓是强势闯入本就在激战的市场。加上目前新能源汽车厂商和消费者广泛关注的汽车智能和生态,本就是小米的看家本领,高低配不同但坚持一颗技术“灵魂”让小米端起汽车这碗饭来也是姿态娴熟。27分钟5万台的数据刚好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但并不是所有车企都适合这个赛道这种打法。

尽管价格战可能在短期内带来一些市场地位的提升,但它也存在着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利润空间和产品形象并非可以在占领市场之后就能够迅速回升,价格战是一种短期策略,难以为厂商提供持久的竞争优势。在汽车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仅仅依靠价格降低来吸引消费者并不能长期维持。

“道理都懂”,但且看眼下,谁又能不着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