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里说丰年丨这个农业大省,丰收的密码藏在这里
吉林是全国农业大省、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由于地处世界黄金水稻带,适宜的气候条件和肥沃的土壤造就了良好生长环境,盛产优质大米。
如今,在吉林省众多乡村,水稻已成为优势农产品,越来越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通过多种方式,做强大米产业,增收致富。
种子里藏着“致富经”
走进位于吉林市永吉县万昌镇的九月丰家庭农场, 一望无垠的稻田里, 沉甸甸的稻穗压弯枝头,空气中传来一阵阵稻花香。
9月23日,正值“中国农民丰收节”,这里也正式开镰收割。伴随着收割机隆隆的轰鸣声,颗粒饱满的稻谷被收入“囊”中。
收割机正收割稻谷。 中新网记者 谢艺观 摄
“今年又是个丰收年,现在收割的这垧地,亩产能达到1800斤至1900斤。”九月丰家庭农场经理李晓丽告诉记者,“这些收割的大米,在市面上能卖到8元一斤。”据她介绍,目前农场里最贵的功能稻米,一斤能卖一百多块。
如今万昌大米成为响当当的品牌,但曾经,这里的农户们因为种植普通水稻品种,产量和价格都上不去,附加值更是无从谈起。
2016 年,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九月丰家庭农场挂牌成立了吉林试验站。农场每年试验示范水稻品系、品种1700多个。 近年来,又陆续开发出多种高钙、多胚、少糖的功能性稻米新品种, 有效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值。
一粒小小的种子就这样改变了农民的生活。
科技让农业走上“新台阶”
想要把农业做大做强,除了种质,农业技术亦是关键因素。
2014年,吉林市率先推行 “ 可视农业 ” 和 “ 私人订制 ” 营销模式, 通过建立地面摄像头、低空无人机、外太空遥感卫星的多层立体管控平台, 对春季作物耕种、夏季田间管理、秋季收割入库和运输等全流程实施远程监控。
在“中国粳稻贡米之乡”舒兰市, 农业也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来到舒兰市溪河镇吉米粮食有限责任公司的937亩稻田,放眼望去,微风拂过,稻浪起伏,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公司总经理蔡兴宝告诉记者,“公司引进的这些设备、技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能,预计今年亩产能达到约1500斤。”
蔡兴宝透露,之前公司的水稻生产和加工就已实现全程机械化。今年3 月, 公司又与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共建水稻科技小院,进行新品种选育和轻简化栽培技术推广,进一步提高大米的产量和营养价值。
为了保证大米的口感,蔡兴宝提到,今年7月,公司还引进了智能化新设备,采用低温加工的生产方式,在-5°C的低温条件下持续保鲜,锁住大米的香气和营养。同时,运用数字化管理技术控制稻米的加工精度和产量,年加工能力从1万吨提升至5万吨。
“旅游”+“农业”,让乡村发展更好
远处是蔚蓝天空下涌动着金色的稻浪,近处是鳞次栉比的朝鲜族庭院,漫步在和龙市光东村,处处皆是风景。
想要实现乡村振兴,需要突破“乡村的产业就是农业”,以及“农业的功能就是提供农产品”的传统思维模式,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光东村聚焦现代农村田园旅游,采取“企业+ 村集体+村民”的运营模式,形成“旅游+文化、旅游+研学、旅游+民宿”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带领更多的村民走上了共同致富之路。
在光东村,不少游客在体验稻田风光。 中新网记者 谢艺观 摄
在这里,游客可以乘着小火车穿越稻田,开着儿童拖拉机体验农耕乐趣,还能提着一杯“光东村”咖啡在露营地前打卡留念……
丰富的游玩项目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光东村村书记金宪向记者表示,“今年以来,截至到目前,游客已达40万人次左右。国庆期间,村里还准备了民俗表演等节目,将吸引更多游客来到此处,预计全年游客接待量可达5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