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盛夏,广东制造业的氛围正如时下的天气一般火热。今年前5个月,广东外贸进出口3.59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6%,其中出口2.33万亿元,增长10.7%。而在最近两年,让广东制造业从业者忙碌起来的除了订单的回暖,更多的增量正是来自跨境电商。

在广州,单单是流花成衣、狮岭箱包、海珠皮带、新塘牛仔、三元里皮具等几个时尚产业集群规模就达近万亿,其中已有不少年销售额百万美元、千万美元的大卖从国内知名跨境平台SHEIN上不断涌现。而纵观全省,东莞的五金配饰、汕头的内衣睡衣、惠州的女鞋、普宁的衬衣等等各具特色的服装及配饰产业带,都在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时尚制造业的出海先锋主力军。

当下,依托于供应链优势和产业集群,广东服装、饰品、时尚配件、鞋包等特色产品千帆竞发,卖家们正纷纷投身跨境电商平台,逐渐挥别争抢订单的“内卷”时代,把握住国际电商零售业务的确定性增长,跨境电商发展的蓬勃动能也在不断释放。

广东时尚卖家陈柠最初接触跨境平台SHEIN是被自己的外国客户“安利”的。客户在交谈中聊起:“SHEIN的整体销售的风格很时尚,在年轻消费群体里相当有影响力,新产品、新品牌也容易卖起来”。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陈柠迅速将自己的时尚服饰产品布局入驻,获得了接二连三的惊喜:500多款单品好评不计其数,每月销售量高达10万件,有超过1.5万的忠实粉丝等待着她的上新,2023年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了3500万美元......然而令人兴奋的出海之旅才刚刚开始。

据悉,SHEIN“希有引力”2024全国产业带赋能计划也在提速推进。仅在6月,SHEIN就在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山东等制造业强省的13个城市、20多个重点产业带进行近20场招商及合作,涵盖家电、家装、服饰、百货、玩具、婴童、宠配等众多品类,预计2024年内SHEIN将在全国产业带举办多达150+场招商与赋能出海活动。

“广货”出海,产业带卖家在SHEIN解锁新增长级

陈柠最近发现自己的产品在海外市场“火”了一把:一位外国女孩从SHEIN购买了陈柠设计的华丽裙子并拍摄了一条短视频,由于设计精美、质价比高,在短时间内获得了91万次的点赞。在陈柠眼里,这是堪比Vera Wang等国际大牌才能获得的关注度。自从在SHEIN开店后,陈柠明显感觉到自己的产品受到关注的次数和频率明显增加了,销量的猛涨、粉丝的积累、社交媒体上自发的“买家秀”,都是“被认可”的证明。

为了让更多像陈柠这样的卖家跑出来,SHEIN除了在产业聚集的强省重镇进行布局,SHEIN还会加强与众多特色产业带合作,将特色产业带的新品、优品培育为跨境“爆品”,并为不同产业带卖家配置了相应的系统性培训、7*24小时客服、买手帮扶、官方社群支持,还提供了丰富的海外市场营销活动,卖家产品甚至可获得一些新品流量扶持和时尚红人推荐。通过这一整套的供培训、教方法、给工具的措施,哪怕是出海零经验的产业带卖家,SHEIN的一体化招商+培养的支持都能使产业带商家面向全球市场的综合能力得到系统性提升。

对于像陈柠一样的产业带卖家来说,SHEIN提供的合作模式出单快、回款周期短,不仅订单稳定,还能将他们的时尚产品精准触达海外潮人圈层。SHEIN自主品牌及平台调性本身吸引了大量的海外年轻消费群体,在时尚消费领域优势显著。在今年五月,第三方数据平台ECDB发布的2023年美国时尚电商排名中,SHEIN位列榜单第三位,仅次于亚马逊和沃尔玛,排在美国传统零售巨头梅西百货及知名品牌耐克之前;据权威机构PYMNTS的榜单统计,SHEIN还连续七个月问鼎全球购物类应用排行榜,其在海外市场不断提升的影响力及渗透率,也为国内产业带带来了真金白银的大笔订单,不少近两年入局的卖家都感受到了自身公司业务和行业升级的突飞猛进。

根据海关数据统计,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在2023年达到2.38万亿元,增长15.6%。其中,外贸大省广东2023年的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8433亿元,同比增长25.2%;2024年一季度,全省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突破2000亿元。政策环境的支持、跨境平台的加码助力组成了广东时尚产业带出海的“天时地利”,加之产业带本身雄厚的生产制造实力,“广货”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的优势显而易见。

最近,正逢海外大学毕业季,陈柠的设计团队又开始忙碌着推出适合毕业舞会的当季产品。陈柠说:“每年在海外的暑假之前都有销售旺季,与度假、派对、毕业相关的场景非常多,大家的购物欲也见涨。” 在国外社交平台上,“SHEIN毕业季”“SHEIN毕业舞会礼服”等话题近期热度极高,正是吸引新用户的好时节。在SHEIN平台建议下,针对不同市场人群的身材特点与喜好,陈柠团队进行了更具针对性的版型调整和元素设计,这些细节让她的产品质感迅速提升,店铺里不少产品的详情页都有消费者留下的上千条好评晒单。

放眼全球,“国际时尚之都”的孕育在过去往往有两种主要方式,一是打造消费圣地,集合高端时尚活动和消费群体,进而形成口碑;二是以设计独领潮头,从而带动消费。而广东的时尚产业进阶则是基于强大的制造基础,使生产、设计、消费三个环节的互相带动,尤其在跨境电商的助力下,进一步促进时尚产业制造端快速获取流行趋势,实现按需生产,最大程度地供应国际市场所需的产品。

“小单”测试跑出大市场 产业带SHEIN式数字化柔性升级

跨境市场商机涌动,同样在为来自SHEIN平台的订单忙碌着的还有东莞五金饰品产业带的卖家尹芳菲,她设计生产的项链、耳环、手饰也是海外市场的“抢手货”。在过去,尹芳菲工厂的饰品长期供货给国内网红进行短视频带货,销量的不稳定是她最头疼的问题。

生意好的时候,常常短时间内需要生产大量现货,可一旦流行退去就会面临滞销压货的风险。为了跟上销售的速度,她不得不多做库存;如果销售不佳,又只能自己为滞销兜底。被动供货带来的风险与局限,让尹芳菲每年都想尝试跨境电商平台。但跨境电商在传统的工厂经营者看来有着不低的门槛。直到入驻SHEIN平台,尹芳菲发现在其代运营赋能的合作模式下,她发现不仅能够亲身深入海外市场和流行风向,还能规避传统供货“长鞭效应”带来的库存危机。

尹芳菲介绍道,她们已经通过与SHEIN的合作,逐步实现了SHEIN引领行业趋势的柔性按需生产。以前的生产管理更多是凭记忆、凭经验,或者客户说什么款就做什么款;自己在SHEIN平台开店后,会主动关注爆品的开发,每批多做一些款式,按照SHEIN的方法论,每款生产50-100件,再跟着市场销售反馈提前进行灵活备货。比如在斋月提前识别到中东的高销款,进行了六倍的备货,在热卖季也有充足的产品进行供应。而这过程中从开款到备货,SHEIN平台都会提供分析与指导支持。

随着跨境电商与产业带合作的日渐紧密,SHEIN引领的柔性生产也越来越多地裂变到全国更多产业带,成为传统制造数字化升级的方向。尤其在广东,服装和配饰品类原材料供应充足、生产制造配合紧密,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不少产业带企业开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造更高价值的产品,以“小单”测试,跑出大市场。

剑指全球机遇,时尚品牌从广东产业带破土而生

当下,跨境电商对产业创新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除了海外订单的高效承接、生产模式的转型升级,不少产业带卖家也开始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与其投入在阴晴不定的“一锤子买卖”上,倒不如以好产品为基石,创立品牌,提升在国际贸易中的议价能力,跳出“只卷价格”的循环,推动生意增长。

就在今年,杨源已经注册好了面向国际市场的皮具品牌,他聘请了专业的设计团队多次打磨品牌标识的设计稿,最终将品牌标识和品牌名称刻印在自主原创的产品之上。杨源说:“做品牌一是为了自我保护,我们原创的款式不能轻易被市场复制;二是为了建立消费心智,我希望让买家记住他买到的好东西是我们广东工厂做出来的”。而杨源的这一决心也颇受到SHEIN的鼓舞,十二年前SHEIN从服装自主品牌起家,打破了国际时尚品牌一度被欧美市场垄断的局面,成为与优衣库、ZARA等齐名的四大时尚品牌之一。

在自主品牌的基础与经验之上,SHEIN能给平台的其他卖家打造品牌的助力,尤其是其平台基于的全球广泛年轻消费者的土壤,品牌的年轻化、品牌的营销、产品设计,都能从这片土壤中吸收养分不断成长。可以说,品牌化的发展路径已经成为了当今行业的共识,不少广东时尚产业带卖家已经在SHEIN平台实现品牌化的探索和落地,在SHEIN平台对于设计、营销、渠道以及履约一体化的赋能之下,佛山的粉扑卖家周旺对自身品牌的定位是“为爱美人士提供全套的化妆工具解决方案”,他将造型丰富的粉扑、美妆蛋搭配组合,海外消费者复购不断;广州花都的女包卖家常若然也选择通过原创箱包品牌在SHEIN平台出海,她设计的女包分为极简造型款、潮流拼色款、草编独家款等多种风格,年销售额在200万美元之上,常若然说:“在SHEIN平台一个月会上新30-40个不同款式,多元化的产品组合能够快速覆盖不同的国家和地区,SHEIN也会帮助我们根据市场销售来提取市场与消费者趋势洞察,更精准掌握需求,让我们更有动力不断去尝试创新,并收获果实”。

在与产业带的双向奔赴下,国内越来越多的生产制造企业已经通过SHEIN这样的跨境平台找到了优质产品与品牌的出海路径。自2021年以来SHEIN平台,已有来自超过20个省份、300多个城市的产业带卖家入驻,其中广东省作为制造业大省,省内全数21个地市在内的多个产业带也已入驻SHEIN平台。在2024年内SHEIN还将加速深入全国产业带开展超过150场招商与赋能活动,多品类即将迎来出海新机遇。跨境生意带来的产业活力正流淌于一个个城市、小镇和工厂里,中国产品与品牌出海的“新外贸”故事仍然值得期待。